刪除鄭南榕事件惹議 教部:非課綱內容

【記者江禹嬋/台北報導】

課綱微調事件引起各界反彈,以歷史、公民科爭議最大。其中康熹版公民科遭質疑在「人權」章節刪除鄭南榕事件,讓高雄市長陳菊、台南市長賴清德炮轟抹滅歷史,是「打壓台灣為本思想之實」。教育部11日澄清,鄭南榕事件本來就未列入課綱內容,應尊重編者教材編選自由。

為解決爭議,教育部9日公開展示6版新版教科書,不過康熹版原先以白色恐怖、鄭南榕自焚等事件說明,但修訂後只選擇使用台北華光社區事件、苗栗大埔事件為例,外界質疑有意刪減鄭南榕對言論自由的貢獻。

國家教育研究院解釋,康熹舊版教科書中僅以圖示說明鄭南榕事蹟,課文內容並未提及,且97課程綱要及103修正課程綱要均未要求須引用鄭南榕事件為例,強調康熹刪除此例是編者自由,教育部從未干涉鄭南榕事例是否出現在教科書中。

國教院強調,只要未違反課程綱要規定,教科書各版本如何選材都予以尊重,不會以審代編。這是依照教科書編者自主選擇的結果,與課程綱要修正或教科書審查沒有關係。◇

延伸閱讀
課綱全民一起編 吳思華提網路4.0
2015年05月07日 | 9年前
課綱爭議 北市擬用原版課綱
2015年04月22日 | 9年前
高雄言論自由日 傳承民主自由
2015年03月27日 | 9年前
立委要求公開課綱記錄 教長拒絕
2014年03月12日 | 10年前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