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民德國土耳其人 融入不易
從第一位土耳其勞工踏上德國土地到現在,已將近半個世紀過去,雖然一些土耳其移民後裔成為律師、醫生或政治家,成功走入主流社會,幾名土耳其裔球星選擇了德國作為他們的祖國,但許多土耳其人仍然是「身在曹營,心在漢」。
即使他們在德國生活了很久,或者是在德國出生,取得了德國國籍,他們仍然覺得自己是土耳其人,要說土耳其語,而且有朝一日也要返回家鄉。他們將自己封閉在土耳其人的生活圈內,一定程度上拒絕融入德國社會。
作為廉價勞動力來德國的第一代土耳其人,文化程度普遍不高,他們的後代也普遍沒有意識到教育的重要。約30%的土耳其移民沒有中學畢業,只有14%通過文理中學畢業考試,取得上大學的資格,這一比例遠低於其它國家的移民。目前絕大部分土耳其人依然從事不需技能要求的體力勞動。超過22%的土耳其移民失業,而且移民中家庭婦女比例極高,很多家庭要依靠社會救濟。
土耳其人很重視傳統和家庭,父母一般會要求子女很早就成家,而且伴侶也必須是土耳其人。在德國的第二代土耳其移民和德國人結婚的比例只有5%。
其實土耳其移民的後代在上學期間社交網還是很廣的,他們可以和德國同學或其他移民背景的孩子一起學習、交往。可是一旦成年要離開學校,組織自己的家庭,他們的生活圈就開始縮小,因為家庭成員之間的聯繫對土耳其人來說是最重要的,即使子女成家後也要和父母住的很近。
雖然第二代土耳其移民住屋條件比上一代已有所改善,但是住屋面積及設施上都和德國人有很大差距。環境較差、髒亂、建築品質不佳,造成此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土耳其移民所處的社會階層,另一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歧視,土耳其人一般都是房東的次要選擇。◇